(资料图)
“小时候,很多做小买卖的渔船在这里靠岸,大家都称这里为金山‘小外滩’。”近日,位于金山区朱泾镇掘石港沿岸的掘石港滨江绿湾正式对外开放,北与万安街接壤,西接东林东街,南临朱泾市河,总面积达34474平方米。朱泾市民李阿姨说:“以前这里很热闹,只是后来荒废了,如今‘小外滩’更美了。”
掘石港滨江绿湾前身是金山区朱泾镇的老码头。以前货物运输主要靠水运,老码头区域也就成了一个流动市场,非常热闹。近年来,路网发展起来后,老码头逐渐没了喧嚣声,从商业中心变成了周边居民晚饭后散步的休闲场所。一些“老朱泾”闲暇也还会来看看这块地方。但年复一年,老码头周边道路破旧、环境杂乱,已无法再给市民带来幸福感。
居住在朱泾地区的人大代表、市民巡访员、热心市民等群体对老码头改建的呼声热烈,金山区人民建议征集办收到了大量来信:建议开展环境整治、建议种植绿化林地、建议建设休闲广场、建议建设沿河景观大道……在人民群众的呼声中,掘石港的老码头改建被提上日程。
朱泾镇城建服务中心绿容部门负责人郑成成说,掘石港滨江绿湾改建项目为朱泾镇与同济大学开展的校地合作项目,以上海市公园城市创建为导向探索低碳绿地创建。同济大学团队在设计中把光伏长廊与自然景观融合在一起,在绿地的综合便民点健康驿站的观景平台顶部安装了56块单晶轻型太阳能组件,总功率为18.76千瓦。这套设备除了能保证驿站内设备和汽车充电桩用电外,剩余电量存储于储能设备系统,供应于夜间的负荷用电。
在改造中,老码头被建设成一个“养成系”的绿地。园内建了生境花园、健身花园、声境花园、香草花园等8处主题花园,以及滨水广场、草坪剧场、亲子乐园等8处活动广场,与滨水漫步道、林下漫步道2条健康步道共同形成具有栖息地功能的生态空间和满足多元需求的休闲空间。设计师叶俊说,绿地应用了多种典型海绵设施,能有效收集处理场地雨水,丰富景观效果,提高生态涵养功能。比如,以浮水、沉水、挺水植物配搭打造的生态旱溪,能在夏日呈现鱼游蛙鸣的季节景观。水陆交错的空间能为鸟类、两栖动物提供舒适的生存环境,促进生物多样性发展。
标签: